将梦想播撒在希望的草原上——记“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获得者、我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宇

发布者:王寒发布时间:2019-01-22浏览次数:35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新闻网开设“北化纪实”、“北化学子”、“北化人物”、“北化之子”栏目。本期“北化学子”推出“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获得者、我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宇的青春故事。

 

(校记者团 梁若昕)晚上九十点钟,科左中旗就彻底安静了下来。黑夜吞噬了远处的山和周围的建筑,只有点点几盏灯火无声地闪烁着,在这沉静的夜里格外耀眼……

这样的场景张宇曾足足看了一年的时间。现在的他回到了校园,守着北三环通明的灯火,但思绪却经常会不自觉地飘回那些漆黑的夜晚,和那里苍茫的草原……

过好教学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旗县,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根据中央2011年扶贫开发会议的精神,在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定点扶贫内蒙古科左中旗,并从2015年起每年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前往保康镇保康第三中学支教。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宇被选拔为学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并担任团长,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他以后的生活将因为这次支教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宇担任7年级12班的班主任,并负责数学、历史两个学科的教学。而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支教经验,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一个简单的问题甚至要讲解很多遍才能勉强理解。这样的孩子,能带好吗?

张宇没想太多,“既然基础不行,那就先补基础吧”。他借来小学数学课本,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为孩子们重新稳固小学基础;同时上课放慢速度,耐心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之后,孩子们的基础终于提升了不少,他这才开始逐步施展他的教学方法。比如,地理上采取班级拼图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定期播放科学探索、百家讲坛等节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历史人物辩论赛促进历史学科学习;为了更好的促进语文学科及传统文化的学习,每周带领学生背诵一篇名诗名篇。为了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张宇主张班级学习实行小组合作模式,每月一次汇总计分,表彰各科优秀学生,进步之星,团队之星等,他自费给学生买来奖品,看着学生们领到奖品高兴的模样,他比自己获奖还开心。

在教学中,张宇一直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实施教学,差生补基础,尖子生拔高,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讲奥数……虽然因此他的工作量多了好几倍,但看着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所带班级历史成绩优秀率、平均分一直排名年级第一;数学成绩不断提高,期末考试时优秀率也为第一。

“素质教育”的尝试

孩子们的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和家长也越来越认可这几个“学生老师”,他们的支教工作看起来是成功的,但张宇和他的同伴们并不开心。大学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告诉他们,贫穷并不可怕,精神上贫乏是致命的,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远比传授给他们知识更有意义。

偏远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切都以学习为重,文体活动能省则省,学校虽然开设了选修课和自习课,但长时间被任课教师占用上课,与平时上课并无差别。张宇和两个伙伴商量了一下,他们决定就从这两门课下手,把它们真正地还给学生。

  

  

他们利用选修课、自习课时间播放“神舟11号发射直播”、“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等,坚持每天带孩子观看新闻。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开展素质教育。同时,他们将大学的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引进初中课堂,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年累计开展了《我的中国心》、《感恩教育》、《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和校园欺凌说不》、《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辅导》等20余次班会,用视频、课件、动漫、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质疑的声音:“你们这是在耽误孩子学习”、“班会课用来讲题啊,为什么要耽搁时间开班会”……他们的探索刚刚开始就面临着挑战。但张宇始终记得孩子们看到神舟11号发射时惊喜的眼神,他知道那种眼神里蕴含着的是未来和力量。他顶住压力,继续着自己的计划,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终于,他用孩子们优秀的成绩和他们的成长来为这些质疑画上了句号。

在感恩主题班会的时候,他顺口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们的生日是我们母亲的苦难日,我们过生日不回家反而去和朋友们大吃大喝这样真的好吗?”问题虽然提出来了,但他并不知道学生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几周以后,他几乎快忘了这个问题时,一位家长给他打来了电话:“张老师,今天我孩子过生日,我还纳闷他怎么不和好朋友出去玩,结果晚上吃饭时他说了句,妈,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听到孩子说这句话我感动哭了,孩子真的长大了,谢谢你对他的教导。”

这件事让张宇兴奋了好久,因为他看到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向上向善”的种子终于在孩子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心灵的灯塔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保康三中的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受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这里的孩子们家庭情况并不乐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等群体占比非常高,这在孩子们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张宇记得那会刚开学不久,有个学生一直趴在桌子上,他认为学生没有认真上课,十分生气地说:“你怎么一天都趴着,再不抬头听讲我叫你妈来学校收拾你”,结果孩子的回答让他瞬间不知所措:“老师我没有妈妈了,我爸爸去外地打工了,我想家。”在和其他老师的谈话中,他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对自己的口无遮拦感到十分后悔,更是心疼这群孩子们。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不敢询问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害怕自己无意间的话语伤害了孩子们的心。

但这终究不是办法。班里里的暴力、早恋等情况依旧偶有发生,他曾经也像其他老师一样,用“请家长”的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但毕竟治不了根源,这一度让作为班主任的张宇十分头疼。

张宇觉得十分茫然,忍不住向同为教师的父亲取经,父亲的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老师关注自己的,甚至很多调皮的孩子就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才捣蛋的。”想明白了这点,张宇开始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用爱来陪伴孩子们成长。

张宇跟孩子们年龄差距不大,跟其他老师比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他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突破,平日里没事就往班里跑,多进宿舍、多进家庭,没事和孩子们聊聊家常,慢慢地他发现孩子们愿意跟他说话了。一天班里一个女孩受了委屈哭着来找他,布满泪水的小脸让他心疼不已。他给女孩擦了眼泪,静静地听着她说。说着说着,他了解了女孩的家庭:父母离异,她和姐姐都跟着父亲。直觉告诉张宇这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决定好好地帮助这个孩子。他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讲述自己身边感人的励志典范,鼓励孩子调整心态。那次聊天以后,他明显感受到孩子性格变开朗了,也更加懂事了,她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开教室,默默地为大家打扫卫生、锁好门窗,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张宇觉得十分欣慰,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悄悄地资助她。支教的一年中,张宇累计为学生购买各类学习用品、资助贫困生两万余元。

学校里很多人不解张宇为什么把那么多时间用在学生身上,而其中的很多人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但成绩差真的能否定掉这些孩子吗?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他们都能成才,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激活他们内心的感情,做他们心灵的灯塔。”这是张宇一直坚信的教育理念。他永远无法忘记,那次他在活动课上带孩子们打了场雪仗,有个孩子周末在空间里写到: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老师打雪仗,或许我可能考不上高中,可是我们老师给我的影响终身难忘。

静待花开

支教生活结束后,张宇回到学校,成为一名**辅导员。每当他看到身边的学生,总会不自觉地想起支教的日子,还有身边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支教可能是能影响我一生的事情,”张宇又陷入回忆里,“他们身上的善良和天真真的让人动容。”他还记得有段时间自己嗓子不舒服,讲课有些沙哑,一个孩子悄悄地在他的桌子上放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嗓子都哑了,多喝点热水”。那一刻,他几乎要流泪了。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无悔的事”是研究生支教团的口号,时隔半年,再谈起这句口号,张宇的眼中依然有光闪动:“虽然一年时间很短,我或许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却可以影响他们一生。教育是慢艺术,要静待花开。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健康地长大,做乐观善良的人。”他说,希望研究生支教团能够一届届传承这种使命,将希望的种子一直播撒,直到有一天无教可支。

虽然离开了保康三中,但张宇和学生们并没有断了联系,他们偶尔会通过电话或者远程互动交流感情,他也继续给孩子们提供着帮助。他把他们的重逢约定在不远的将来:“我答应他们,考上高中就带他们来北京看看,看故宫天安门,这是我们的约定,我相信肯定会有那么一天。”